欢迎访问常熟市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网!
· 2021年 “常熟市“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再支持项目”拟资助人选公示 · 2020年 “常熟市“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再支持项目”拟资助人选公示 ·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的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通知 · 2019年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再支持项目拟资助人公示 · 关于公布2019(第五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常熟赛区入围复赛项目的通知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常发(2010)50号(关于印发《常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2012-04-05  来源: 本站   查看:1/4232】  【打印文章】  【字体:    

 

中共常熟市委  常熟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常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各镇、虞山林场,常熟经济开发区、东南开发区,服装城,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市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工商联,市各直属单位、民主党派、条线垂直(双重领导)单位:

经市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现将《常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常熟市委员会
常 熟 市 人 民 政 府
年八月二十三

常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要求,依据国家、省及苏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迅速形成常熟长远发展的新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常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常熟正处于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常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最为核心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靠物质要素消耗,向主要靠科技、人才与管理创新转变,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及聪明才智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常熟未来发展的速度与高度。要创造一流的城市,首先要集聚一流的人才;要成为经济强市,首先要成为人才强市;构筑常熟新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

崇文重教的常熟,历来重视人才的地位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作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出台了许多重要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约2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 5725人,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1875人。人才的数量、高层次人才队伍增长速度,在苏南各县市均位居前列。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9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5%。全市人才队伍的成长与贡献,不仅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为提高常熟经济社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建设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人才数量较多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人才布局不尽合理,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十分缺乏;人才开发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都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推进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总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应用型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力优势向人才优势转变、数量优势向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坚持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切实建成人才强市。

(二)基本原则

党管人才。要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各级党委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工作责任,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人才优先。人才优先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做到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创新人才制度,优先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常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为人才工作体制创新的主要着力点,积极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优搭建平台,积极拓展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真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型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新兴产业高端项目集聚人才,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

企业主体。大力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重视发挥企业在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引导和带动各类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向企业流动和集聚,加速实现产业人才集聚。

创新环境。着力打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完善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常熟发展,赢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到常熟转化,使常熟真正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人才创业、创新的首选城市。

(三)战略目标

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建成人才强市;到2015年,人才数量质量、高层次人才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到2020年,把常熟建成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创业基地,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贡献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人才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8万人,年均增长6%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31%,人才综合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四高”人才数量快速增长。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着力引进培养“四高”人才,使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技能的实用人才数量大幅提高。到2020年,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6%,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90人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3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3%,人才素质大幅提升。

——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围绕我市六大新兴产业,加快人才集聚,着力推进高端人才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实现新兴产业人才的超常规发展。到2020年,形成六大新兴产业人才集聚高地,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到2020年,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持续发展潜力全面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人才贡献率达到49% ,科技贡献率达到45%

——人才环境更加优化。符合各类人才特点、有利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发展的政策、服务、人文、载体等环境更加优化,全市每年人力资本投入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20年达到20%左右;大学科技园与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及规模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和重点

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优先发展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人才优先发展,其重点和难点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结构如果得不到优先调整,不仅人才发展得不到保证,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无法得以实现。因此,人才结构调整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结构,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市要率先建成人才强市,关键是要加快推进人才结构调整,要让人才资源开发的数量与经济发展的规模相对应,要让人才资源开发的专业结构与经济变革的产业结构相协调,从而建立起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建立起与本区域经济开发实践过程相一致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一)构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体系

1.以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为引领

围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以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引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到2012年,引进105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0个科技创业项目;到2015年,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750人,其中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总量达150人;到2020年,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1500人,其中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总量达300人。

主要举措: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组织实施“双创”人才培养工程。以创业载体引进人才,进一步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和“蓝火计划”试点工作,广泛吸纳国内院校科技人才和专家学者带成果、带技术、带项目来常创新创业。依托常熟大学科技园、常熟科创园、博士后工作站等创业载体,吸引留学归国人才、高层次专家、科技型企业家等开展创新创业。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科技合作引进人才,组织实施“常熟双百双千计划”,主动对接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和苏州市“姑苏人才计划”,认真组织国际精英创业周、大学生创业竞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组织民营企业高校行、科技专家企业行活动,大力引进大学名院到常熟设立研发基地,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对接联合,形成合作研发、工业设计、加工成型、系统集成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紧密结合我市产业技术需求,依托上海技交所等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集成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功能,建设“创新驿站”,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便利、快捷、高效的技术、人才合作通道。

2.以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为支撑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紧缺急需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达到国际国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着重培养一线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支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领先的创新型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到2012年,新增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研发类人才30名,硕士或副高职称的研发人才300名。到2015年,在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重点产业领域培养开发掌握核心技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紧缺急需人才达1万名;到2020年,达到2万名以上。

主要举措:创新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重点推进常熟科创园、常熟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基地建设,依托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国际国内科研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加强实践培养,建成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组织实施新兴产业人才工程,加大对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新兴产业领域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加强与海外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开发,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引进和培养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注重发挥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引进人才的作用。

3.以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为主体

1)高技能人才: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培育和引进一大批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2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名,其中15名高级技师,510名技师,510名紧缺工种高级工,力争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青年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40%以上。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2000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00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000人左右。

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为依托,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大型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为依托,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扩大培养规模。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选拔高技能人才并纳入市级拔尖人才队伍,不断增加高技能人才队伍数量。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发现和选拔一批高技能人才。大力开展名师带徒活动,通过高端带动、言传身教,让更多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实施“首席技师”评选活动,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2)农村实用人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提高务农农民科技素质、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干部、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2年,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250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等级达600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2名示范能力强的带头人。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400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等级达1000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5名示范能力强的带头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800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等级达2000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0名示范能力强的带头人。

主要举措: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务农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致福工程”,强化常熟市农村干部学校在农民培训工程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对常熟市农民培训讲师团的运作管理,充分发挥常熟各村(社区)已有的远程教育终端及电视、电台、报纸各类媒体在农科知识推广普及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

4.以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基础

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国际化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常熟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培养一批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科学管理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较强参政议政水平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到2012年,新增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管理类人才30名,硕士或副高职称的管理人才300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培养造就1-2名能够引领常熟企业跻身中国100强的战略企业家。

主要举措:深入实施“111培养工程”(百名企业领军人才、千名企业核心人才、万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程),积极贯彻落实省“千名企业家EMBA培养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和“姑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积极加强对全市经营管理人才的管理和选拔,并给予表彰和奖励,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到2012年,重点支持100名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赴境外培训,1000名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核心人才参加国内外著名高校专题培训,10000名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参加专业业务能力培训,策划组织8-10场具有较高层次和较高品质的企业家高层论坛。

2)现代服务业人才:适应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现代服务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眼光、战略思维,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服务业人才,建设一支与我市服务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到2012年,新增3名具有博士、30名具有硕士学位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总量达1.3万人;到2020年达2万人,培养造就3-5名左右能够引领常熟服务业企业跻身中国500强的企业家。

主要举措:深入实施“双百双千”计划、服务业拔尖人才培训计划、百名商界精英海外培训工程、百人赴港培训计划。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培训。继续充分利用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职教中心教育资源,拓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加大高端服务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针对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旅游管理、创意设计、软件研发等领域,研究制定招揽国内外高端服务行业、旅游行业领军人物的激励措施,吸引和集聚一批高层次策划、管理、经纪人才。到2012年,重点支持100名现代服务业管理领军人才赴境外培训,500名现代服务业管理团队核心人才参加国内著名高校专题研修,1000名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本地业务能力培训,策划组织6场具有较高层次和较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论坛。

(二)构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体系

1.建设勤政廉政的党政人才队伍

进一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精通经济、善于管理、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素质、高水平党政人才队伍。到2012年,新增博士3名,硕士60名,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61%。到2020年,党政人才队伍要实现“稳中略降、结构合理、效能显著、作风优良”。

主要举措: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党政人才实绩考评体系,健全党政人才培训管理体系,优化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党政人才权力约束制衡机制,使党政人才通过自己学习、党校培训、岗位锻炼、社会考察等途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实践业绩。

2.建设具备较高造诣的拔尖人才队伍

1)文化名家: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造诣的宣传思想领域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丰富文化产业工作经验、洞悉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到2012年,培育和引进10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和30名重点人才,5名博士或正高职称、15名硕士或副高职称。到2015年,市政府资助培养、引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达50名,其中文化名家10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15名。到2020年,市政府资助培养、引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达100名,其中文化名家20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30名。

主要举措:制定建设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逐步建立健全的文化工作机制,加大政府在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文化创意学会构建文化名家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交流的平台;通过引进、培训、柔性流动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高质量文化产业策划、经营和管理人才;重视培养文化名家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落实薪酬待遇,完善激励措施;加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鼓励从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参加全国职业水平考试,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使文化名家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2)名师队伍:着眼于推进教育创新,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到2012年,重点培育和引进2名苏州市中小学教育名家、4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6名省特级教师,30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50名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到2015年,培育和造就江苏省人民教育家1名,苏州市中小学教育名家3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12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和苏州市学科带头人75名,教育硕士、工程硕士 200名,全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9800人。到2020年,培育和造就江苏省人民教育家2名,苏州市中小学教育名家5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25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和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50名,教育硕士、工程硕士 400名,全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10300人。

主要举措:把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扎实推进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培养工程,完善优惠政策,继续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加快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全市各类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书,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快骨干教师培养。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培养工程和名家工程,鼓励骨干教师争优冒尖,加速脱颖而出。

3)名医队伍: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全民健康需要,加大对卫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到2012年,培养和引进12名硕士生导师,10名在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拔尖人才,20名在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带头人,50名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特长的业务骨干;新增2名博士,100名硕士研究生,347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到2015年,全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7500人。到2020年,全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9000人,拥有博士学位人数占全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0.6%,硕士学位人数占8%,具有高级职称人数占10%

主要举措:加强在职人员学历培养,鼓励在职本科生攻读各类研究生,对取得学位的给予奖励。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及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出国轮训或高等院校轮训实行常态化,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达到80%。夯实用才平台,以重大科研项目吸引人才,对在苏州及以上科技部门立项的项目每个资助220万元。拓展引才渠道,面向国内外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端人才。建立激励机制,开展专业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并给予重奖。

3.建设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社会专业人才队伍

适应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提高职业道德和基本职业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技术扎实、诚实守信、踏实肯干的社会事业人才队伍。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基层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发现和培养一批具备潜质的文化新人,形成良好的初、中、高级专业人才梯次结构。

主要举措:进一步扩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人员创新能力和素质。组织实施青年人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等。每年面向高校和社会招考具备相应学历和专业技术要求的人才进入社会事业工作者队伍,选聘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社会事业工作者岗位培训率达到80%。建立以岗位和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新型社会事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实行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和工作效能的薪酬分配新机制。

4.建设具备优良素质的社会组织管理人才队伍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整体规划、逐步到位、分类指导,通过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带动社会工作进步”的总体思路,积极理顺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三者在人才引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职责与分工,特别是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稳定器”,市场经济运行中“润滑剂”的作用,通过政府营造政策环境和设立扶持机制,社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和中介职能,企业合理使用和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努力在三者间形成优势互补、整合提升的良好格局。要从岗位设置、教育培训、职业资格、扶持社会公益类民间组织等方面建立社会工作者体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合我市社会管理需要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快非公有制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和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培养一批包括律师、审计师、会计师、评估师等在内的中介机构人才。政府在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和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非公有制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平等适用。到2012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1200人,培育5家国内知名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5个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10个人才培训基地;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2000人,培育10家国内知名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10个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15个人才培训基地;到2020年达3000人,培育20家国内知名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30个人才培训基地和一个对接世界发达国家先进产业区的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

主要举措: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逐步建立可靠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扶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岗位开发力度,落实薪酬待遇,完善激励措施,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鼓励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社会工作向农村延伸。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开展紧缺急需中介人才调研,制定重点培养计划,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所有制组织中的人才,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政府引导、行业主管、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形成市场化、社会化、高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机构。整合各种人才信息资源,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人才分类信息库,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各类人才社会中介组织,逐步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协作互助的人才服务大市场,实现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人才服务机构错位发展、各尽其职、各展所长。

三、重点人才工程

1.“双创”人才推进工程。围绕提升常熟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要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良好机遇,以时不我待、求才若渴的精神广揽天下英才。到2012年,全市共资助105人(团队),其中争取国家级资助5人(团队),省级资助10人(团队),苏州市级资助15人(团队)。到2015年,全市共资助150人(团队),其中争取国家级资助10人(团队),省级资助20人(团队),苏州市级资助40人(团队)。到2020年,全市共资助300人(团队),其中争取国家级资助15人(团队),省级资助30人(团队),苏州市级资助80人(团队)。重点资助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科技创新团队。

2.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按照行业分布和紧缺急需技能人才需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逐步提升生产一线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坚持“以用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岗位实习。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制定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加快打造一支适合并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在全市建成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32000名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6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50000名高技能人才。

3.人才环境建设工程。按照以人为本原则,人才优先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人性化的人才资源发展体系。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以数字化、综合化、个性化为特征的现代化通讯信息网络,以及舒适宁静、人性和谐的住房和生态环境。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专业化、多元化的创业孵化体系、风险投资体系和人才信用体系。破除各种不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性弊端,体现政府对个人价值创造和人的发展的关注,真正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四、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

(一)改进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坚持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大对开发区、各镇、部门的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力度。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重点抓好总体规划制定、重大政策统筹、重大工程组织、重点人才培养、重大典型宣传。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真正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建立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人才开发联动和资源整合制度。

2.改进人才工作管理方式。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加快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中介机构作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转变,建成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3.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完善人才法规体系,形成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法制环境,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人才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法规体系,切实有效保障各类人才和用人主体合法权益。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加大人才法规执行力度。

(二)创新人才工作开发机制

1.人才引进集聚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和集聚模式,通过产业引才、项目引才、载体引才、合作引才、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我市前沿技术领域、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急需、紧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建设,构建人才工作新的网络。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努力使各类载体成为吸引人才的优势平台。

2.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与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知识结构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完善继续教育配套政策,加强继续教育统筹规划,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分层分类开展人才继续教育。加大政府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健全政府、单位和个人共担的人才培养开发投入机制。

3.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健全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建立各类人才能力素质标准。推行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发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组织。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健全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

4.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范围,推行党政机关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建立正常退出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才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岗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机制。

5.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区、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流通渠道。推进国内和国际人才市场的融通,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国际化流动。

6.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行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对高端人才按国际标准支付报酬。鼓励企业采取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的职称评聘、医疗保健、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列入引进计划的高层次人才优先推荐申报和安排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优先向国内外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推荐项目,优先申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省市各类优秀人才选拔。

(三)创新人才工作政策体系

1.实施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人才投入体系。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10年提高4个百分点。大幅提高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逐步达到每年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等。优化人才资金投向,发挥人才资金最大效益。完善人才开发资金管理,落实专款专用、审计监督、绩效评价等制度,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预算执行情况等方面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的跟踪监管,切实提高人才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率。

2.实施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前沿技术领域人才的集聚优势来开拓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着重研究我市六大新兴产业人才的发展需求,针对产业发展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进行超前引进和开发。加大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不断优化升级海内外领军型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创新创业人才的分层次开发。

3.实施引导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继续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财政投入力度,整合科技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拥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业务的规范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技术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领办和创办科技型企业。扩大市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加快发展各类创投机构,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将科技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合同。

4.实施人才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政策。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重点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着力打造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现有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创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园区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围绕我市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快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

5.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政策。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蓝火计划”和科技镇长团工作,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等。继续实施“百名工程硕士培养计划”,完善健全与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共享、联合办学等合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围绕氟化工、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玻璃模具、新型纤维等特色产业领域,依托相关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落实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开展创业者创业能力培训工作,让更多的科技型人才成为创业家,促进创业者由科学家向企业家的角色转变。

6.实施人才表彰奖励政策。完善各类人才表彰奖励制度,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坚持精神奖励和服务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建立常熟市相关荣誉制度,实施两年一次的“领军人才创业奖”、“优秀人才创新奖”、“高技能人才贡献奖”、“引育人才工作奖”评选活动,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

五、组织和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好宏观调控。制定规划纲要落实的实施细则和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办法,分解细化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抓好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贯彻落实计划,确保人才工作目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和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协作机制,在人才开发领导小组指导下,建立人才开发联席会议制度,把人才开发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人才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通畅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学术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等在人才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各镇、各开发区、各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本规划纲要,编制相关人才发展规划,注意与本规划纲要的配套衔接,突出本部门人才发展重点,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全市人才发展规划体系。成立由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咨询机构,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由市委、市政府聘请一批在区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成立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进行重大决策前,听取专家意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咨询参谋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有效监测,切实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三)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开展人才工作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强化人才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按照现代化、信息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发展要求,完善覆盖全区域,动态的、开放式的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人才联络站点、人才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全市党政人才信息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技能人才信息库、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在国外和省外工作的常熟籍的高层次人才库以及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库,拓展人才信息渠道,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强化督查考核和监控评估。制定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控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中期评估,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规划纲要有效实施。

(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人才强市战略的宣传效应,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将人才宣传计划纳入全市宣传工作计划中,确定阶段性人才工作的宣传主题。大力宣传各部门各行业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特别是加大对突出贡献人才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支持人才发展的舆论氛围,形成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社会环境。


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常熟

苏州

江苏

国家

2009

2012

2015

2020

2009

2015

2020

2008

2015

2020

2008

2015

2020

人才资源

总量

万人

20

24

28

38

92.5

145

185

723

1100

1300

11385

15625

18025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万人

 

68

78

90

65

78

92

44

50

55

24.8

33

43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13

30

31

33

25

31

33

24.8

30

32

24.4

27

28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21

24

31

 

 

 

13.9

21

26

9.2

15

20

人力资本投资

GDP比例

%

 

15.4

17

20

14

17

20

12.6

15.4

17.4

10.75

13

15

人才贡献率

%

 

43

45

49

28

45

49

25.4

43

48

18.9

32

35

注:1、以上六大指标是国家人才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具体分解,其中,后五个指标是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中国特有的概念;

2、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全球仅次于美国,说明在人才规模方面具有优势;;

3、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比例和高技能人才占比两项指标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说明在人才素质上有差距;

4、在人才投入上,与美国比有较大差距,仅为美国的1/101/15,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

5、在人才贡献率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还处于落后,但领先于所有发展中国家。2008年,国际组织对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指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美、日、德、法、韩、英等13国为人才发展强国,中国、荷兰、丹麦、挪威等18国为人才发展中等水平国。